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网!

青春热线:0371-12355

学生专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长专区 > 学生专区 >

考研,你会选择合适的目标吗

2013-03-23 14:50 来源:12355点击:

一个准备考研的人首先最应该做的是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要考研?我准备好考研了吗?”对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它可以让你清醒地了解自己的考研动机,并明确自己可以为之付出多大的努力。因此,如果你是怀着随波逐流、考一下试试、万一运气好可能就考上了之类的念头,你还是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与金钱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你最初确立考研这个目标开始,就把一切可能遇到的困难尽可能地思考充分。一旦确定要考,那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就应该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考研是知识的考核,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保持良好的、平和的、荣辱不惊的心理状态会使你的复习准备工作更有效率。反之,在漫长而枯燥的复习过程中,焦虑与期待、兴奋与紧张、大喜大悲、患得患失的情绪终将耗尽你的斗志,直至最后你只盼着尽早解脱,而根本无心恋战。以这种状态参加考试岂有不败之理。

确定目标是重中之重。一旦决定考研,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填报报考志愿的问题,也即确定考研的专业以及报考的学校。目标的选择会影响到今后的考研历程,错误或者不当的目标,常会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目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考研的难度,按照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可以将考研分为本学校本专业报考、本学校跨专业报考、跨学校本专业报考以及跨学校跨专业报考四种基本模式,而这四种模式的难度或者说是成功的概率是各不相同的。本学校本专业报考这种类型的考研模式是四种类型中最简单的一种。这种类型的考生一般对本学校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学术风格非常地了解,而且和学校里的老师和教授们比较熟,而这些老师中往往就有出题的老师。所以只要你平时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课下和老师教授们建立一定的良好的关系,如多帮老师做点事情,再加上自己小小的努力。考上基本上来说问题不大。本学校跨专业报考,这种类型相对来说,获得成功要困难一点。因为是跨专业报考,所以较之科班出生的考生在专业基础上明显会有劣势,但由于报考的是本学校的研究生,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比较容易。如果准备较早,且所学专业和报考专业有一定的联系,问题也不是太大,故这类考生提前准备是关键。跨学校本专业报考,因为是跨学校报考,所以信息收集起来不是非常的方便。但又因为是本专业报考,所以较之跨专业报考有一定的优势,如能把握报考学校的研究方向和学术风格,问题也不应该太大。跨学校跨专业报考,这种报考模式的挑战性最大,难度也非常大,考生往往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首先因为是跨学校报考,信息的收集工作就显得比较的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再者因为是跨专业,这又意味着你不得不在长时间没有老师的点拨下自学所要报考专业的课程,而自己的专业课又不能放弃(重修可不是好玩的事情),你需要比别人花上更多的时间。而即使你通过了初试,在复试的过程中还会遭受到一定的“歧视”,因为这类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往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补上考研不需要考的课程,而不能立即投入研究工作不是反对大家跨专业跨学校报考,只是想强调一下这种类型的难度。其实,也有许多同学是跨专业报考而又名列前茅的,如数学跨入经济,历史跨入心理,计算机跨入生物…… 这四种报考模式当中,本校报考的两种模式在收集信息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跨校报考的两种模式都缺乏这方面的优势,所以当自己明确了目标是跨校考研,欲圆高考时没有上名校的梦想,就必须将信息的收集和比较作为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报考单位。

影响目标选择的因素,考生在决定考研时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并且以该目标为依据摸清想报考的几所学校的情况,作出取舍,选择时要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专业兴趣,在大学的校园中你会经常听见,有一批同学总是在怨声载道自己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并非适合于现学专业想换其他的专业学习,在大学转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考研则提供了这种转换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实现自己抱负的好机会,再也不必再像高考填志愿时那样,要兼顾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和期望,造成填报志愿时的他们的一厢情愿。二是考研的目的和动力考研的目的和动力,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只想到名校热门专业就读,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最后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是为了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取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三是自身的实力,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如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的驾轻就熟,英语水平很高(不妨以四、六级为例,看看自己是否轻松达优秀),理科考生如果在数学上很有造诣,则可选择好的学校报考,有实力就不怕有挑战。而对于那些实力一般的考生就应该避免那些白热化的竞争,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学校报考。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价对考研的成功与否作用很大,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两位同学,平时在班上成绩一般,其中的一位在考研时没有经过好好考虑选了竞争非常强的北京大学报考,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而另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力,正确选择了一所虽然比不上北京大学,但综合实力也不错的学校报考,结果金榜题名。

避免选择错误的目标,当在考虑报考的志愿,选择目标时,往往会出现两种错误:一是,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把目标定的过高。这一类的考生要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太过于高估,要不就是对自己能考上不太有信心,他们往往选择过难过高的任务或目标,这样为以后的失败找到借口:学校太难考,专业太热门,而不是自己主观上的不努力。这类的考生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看不到希望,往往容易放弃。所以会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持复习的人越来越少了。二是,还有一类考生,他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也许具备了考上一流大学或是一流专业的能力,可是在确定目标,填报志愿时往往不敢于挑战自身的实力,总是选择对于自己来说很容易考上的学校。他们的目标是,只要能读上研究生就行,殊不知考研的难易程度一般是和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名校和热门专业虽然比较难考,但如果能考上很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这类考生不是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心,就是属于比较懒的一种,对考研不是很重视。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个清晰地认识,这也是心理学中常说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的能力。综合自己平时在学校的成绩,以及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同学们的建议,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个正确的定位。

收缩
  • 电话:
    0371-12355 0371-56666665 15515512355
  • 微信号:
    15515512355
  • 工作时间 上午08:00-12:00 下午14:30-18:00
  • 关注公众号

  •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