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渐渐远去,可在危机时刻显露出来的心理焦虑却依然值得关注。通过观察这一时期的心理问题我们发现,很多人在非常时期表现出来的焦虑与平时的生活状态有关,也就是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检验的可能是我们整体的生命质量。
在非典心理援助热线值班时,我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打进电话的是一位中年母亲,替22岁的儿子咨询。这个年轻人在银行工作,最近一周一直请假在家,理由是身体不适。她说,儿子每天不停地量体温,诉说全身乏力,怀疑自己得了非典。去医院从内科看到心理科,医生排除了他有身体疾病的可能,诊断为心理问题,但他又拒绝心理医生的介入。
这位母亲认为,儿子这样在家赖着,心理状况会越来越差,也许上班和同事在一起能好一些。于是这天早上,在她的一再劝说下,儿子上班去了。可一上午他往家里打了三次电话,说他感觉头晕恶心、心慌气短,无法坚持上班。
在电话里,这位母亲一再急切地问:“孩子这样下去怎么办?您说该怎么治?”
我对她说:“你能让儿子自己打电话来吗?我们最好和他本人谈谈。”
“他不肯看心理医生,也不肯打电话咨询,所以我替他来问问。”她的语气听起来真是急切又无奈。
母亲的乖儿子 父亲眼里的“孬种”
在非常时期出现心理恐慌并不罕见,但我想知道的是,即便有着极度恐惧,甚至有头晕、心慌等躯体反应,儿子也没有马上回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电话向母亲诉苦。这是为什么?
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说,家庭中一个成员出了问题,必然与家庭环境有关,也就是与这个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关联。到目前为止,来话者的叙述中只涉及她和儿子,那位父亲呢?他在家庭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他提起孩子这病就生气,说家里几辈子都没出过这样的孬种’。”她又赶忙解释,“其实我们家非常和睦,儿子有什么事都愿意对我和他爸说,从小到大都很乖,没让父母多操过心,亲戚、邻居都夸他听话。”
看来,这个父亲眼里的“孬种”,在母亲眼里是个乖儿子。
22岁的未成年心态
“如果不是这次生病,你是不是对儿子还是很满意的?”我想多了解一些这个年轻人的情况。
“当然啦!”这位母亲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儿子相貌堂堂,谁见了都夸;中专毕业后分在银行工作,让父母很感欣慰。“可从上周开始,家里就没太平过,每天都要求我带他去医院,在家里一会儿看不见我,他就心慌。我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出意外,就算非典过去了,他这么经不起事也不行啊!”
人们常说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灾难带来的也不全是害处。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如果不是非典,很可能父母还发现不了儿子“经不起事”这个事实。我问这位母亲:“这么大的儿子,为什么上医院你还陪着?”“他从来没有自己看过病,连挂号都不会。”她回答得理直气壮。
“他既然能中专毕业,能在银行工作,我想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吧?”我问。
“是,他脑瓜挺灵的。”母亲的自豪溢于言表。
“既然孩子智力正常,为什么你认为他连挂号这样的小事都不能做呢?他看病要妈妈带着,身体不舒服不会自己向领导请假,没有妈妈的同意不敢决定回家,你觉得这像是一个22岁的成年人心态吗?”
“不像。”她的语气中有些沮丧:“您说对了,别看我这儿子长着1.85米的大个儿,可说话还奶声奶气的。”
父母不放手 子女长不大
孩子的身体长大了,心理却依然停留在未成年阶段,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也因家庭而异,但最常见的是父母不能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成长,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放手,给子女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大的决定由谁做出?比如升学、找工作。”
“当然是我和他爸做主,他能决定什么!我这儿子特别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周到,比如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辞职,我们当然不能同意。现在不少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他辞了职怎么办?”
我表示理解她在这个问题上的顾虑,但也请她考虑:儿子已经是成年人了,父母可以提醒他辞职的风险,但最终的决定权是否应该交给儿子?她现在对待儿子的态度,就像是对待十几岁的少年。如果父母都不把他当成年人看待,他自己又如何能建立起成年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父母又如何能指望他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和为人处事?所以,如果想让儿子真正长大和成熟,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的观念和对待儿子的态度。
这是一位明智的母亲,话说到这里,她也觉悟到这不仅是儿子的问题,父母也需要反思。她说准备和儿子一起去看心理医生,也要学习如何与长大成人的儿子交流。
其实,除了父母的“包办”和照顾过多,这个家庭也还有其他问题,比如为什么儿子总是向母亲求助?父亲在儿子成长为男人的过程起着怎样的作用?而这些,都涉及到这个家庭的深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