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4 15:48 来源:点击:次
出名要趁早,出国也要趁早,现如今,“00后”小学生出国游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以访学为名义的出国夏令营在各小学中颇有市场,家长究竟是该满足孩子的心愿,让他去观赏优美风光、体验外国的教学环境,还是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做决定?孩子究竟能在这种夏令营中收获什么?旅行社1.68万元的收费标准是高还是低,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读者反映: 小学流行出国夏令营
“妈妈,老师说现在有个去澳大利亚的夏令营,交1.68万元,去澳大利亚玩14天。能学英语,还能增长见识。”上周,市民张女士在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学上五年级的女儿,给她提出要求,想参加名为访学团的暑期夏令营。住三星级酒店,去当地学校学习,和寄宿家庭的小朋友结对子。
在机关工作的张女士,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粗略算了一下,1.68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虽没出过国,但觉得夏令营报价有点高,再说,让10岁的小孩自己出国,我不放心。”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张女士便让女儿问问,班上有多少人报名参加这个夏令营。张女士想,若是参加的人少,自己也好以此作为拒绝女儿的理由。两天后,女儿带来消息,班上已有十来个学生报名了。
“你要真想去,等明年小学毕业了,我带你出国,连玩带学。”张女士说,她还是没有满足女儿的愿望,孩子很不高兴,说她小气,她提出以给她买新衣服、吃牛排来弥补,孩子竟不领情。
“这么大点的孩子就开始要求出国玩,花的不还是家长的钱?学校真该管管。”张女士悄悄向女儿的同学打听,得知很多人参加过出国夏令营,这算不上什么稀罕事。
记者调查: 小学生到澳洲学什么?
上周,记者利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段,到郑州市纬一路、纬五路、文化路等小学密集的路段做调查。
“去澳大利亚?这是一家外语培训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同学跟我说过这事。”在纬一路小学门前,五年级男生兵兵(化名)告诉记者。
据了解,3月末,这家外语培训学校开始招收“澳大利亚访学团”成员,5月初报名结束。访学团按1.68万元和2.1万元两个不同标准收费,15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前者针对小学生,后者针对初中生,由上海一家国际旅行社负责安排旅游事宜。所交费用不包括护照费和签证费,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准备200元澳币做零花钱,约等于800元人民币。1.68万元14天的行程,学习期间入住居民家中,主要在黄金海岸市活动,在当地的一所教育机构学习5天,与该校5~18岁的孩子交流。随后可能去悉尼、堪培拉等地参观。2.1万元21天的行程,学习内容相似,只是参观城市略有增加。目前,1.68万元的小学生团基本已经报满。如果有人想报名,还可以增加名额。“外语培训学校的老师说,上海的国际旅行社是澳大利亚那家教育机构的下辖机构,既然有这层关系,他们的收费是不是有点高?”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也听到了一些家长的疑问。
业内人士: 每人多缴6000元团费?
澳洲夏令营,郑州市其他旅行社的报价是多少?记者致电河南一家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说: “今年暑期夏令营的报价还没出来,受经济危机影响,报价可能比去年低。去年澳大利亚双飞9天团的报价为1.6万元,游览4城1胜地,布里斯班、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黄金海岸。”她说,夏令营要安排陪同老师,为孩子们发放统一的服装,安排食宿,报价相比普通团要高一些,如果家长想带孩子出国玩,可以报名参加1万~1.4万元的“亲子游”项目。
随后,记者联系国内一家知名旅行社的负责人,他表示: “去澳大利亚旅游,一般的团按8天行程安排,将来往机票包含在内,收费不超过1万元。”随后他分析,学生们入住三星级酒店,去居民家中寄宿,花费不会太高,去语言学校学习,成本可能会高一些,如果真如工作人员所说,语言学校与旅行社是从属关系,那花费又会相应减少。如此一算,活动主办方至少从每个孩子身上获利6000元。
澳洲留学生Lucy给记者算了笔账: “黄金海岸是个旅游胜地,是个适合谈恋爱的地方,一群小孩子语言不通,14天的团有7天都在那里,没什么意义。往返机票6000元人民币,澳洲境内交通300元,住宿每周1500元,去学校学习,友好学校收费应该不会太离谱,花8000元人民币就足够了。”
心理专家: 儿童高消费不值得鼓励
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心理咨询中心袁林方主任说: “这属于儿童高消费的事件,孩子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攀比心理。家长没有必要盲目满足。”袁主任说,孩子的认知度不高,往往通过一部动画片、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认识世界。14天的行程,并不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澳洲人的家庭教育及融洽的氛围,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他们体会到的可能是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作为家长,张女士的做法也不可取。“家长不要试图通过将外部动因转移为内部动因的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孩子的要求会无限量增多。”袁主任认为,孩子最初提出这种要求,是出于快乐,想欣赏风光、锻炼语言、认识朋友,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这一目的便会成为对钱的盲目追求,互相攀比,得不到满足还会伤及自尊心。他建议,家长可通过其他活动,退而求其次去满足,孩子一般性的、合理的愿望,比如,以郊游、短途旅行的方式组织家庭活动,带领孩子进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作为孩子,遇到这种事情,也不能盲目与身边同伴攀比,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可以将对物质对父母的要求转变为对自己的要求,学好一门语言,等年龄大了,再出国留学照样可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