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0 09:01 来源:zz12355点击:次
今年,中牟县大蒜获得丰收,受产量增加和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大蒜大量滞销,平均收购价格低至0.5元一斤。其实,中牟大蒜滞销已经不是新闻,因为从2008年以来,就是一年畅销一年滞销,几乎没有一年能逃过这个规律。何时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预警机制,是广大蒜农最关心的问题。
新蒜价格一降再降
前几天的阴雨天气带来丝丝凉意,但让中牟蒜农更心寒的,却是大蒜的价格。这几天,郑州农贸市场上来自中牟的大蒜随处可见,价格一降再降,从刚上市时的3元/斤一直降至1.5元/斤,如果大量购买,价格还能更便宜。
中牟县韩寺镇是中牟大蒜的交易集散地,昨天中午,蒜农王爱明躺在装满大蒜的拖拉机上闷头大睡。市场里有几十台装满大蒜的拖拉机或农用车,车主们或三五成群聚在车旁打牌,或者和王爱明一样干脆躺在车里闭目养神,等待收购商的到来。
“去年这时候鲜蒜收购价每斤至少两块七八,现在顶多卖五六毛钱,即便这个价格也很少有人主动来收。”来自中牟县城关镇的蒜农王新东,一边靠着车轮,一边抱怨今年大蒜价格太低,他担心后期价格还会回落。
“这价钱太低了,昨天每斤收购价还是0.5元,今天上午因为下雨,每斤降到了0.45元。”王新东说,即便这样收购商还很挑剔,个头小的大蒜不收,大蒜茎剪不齐的不收,“你看,市场上都是卖蒜的,收购商很少。估计今天我这大蒜又卖不了了。”
大蒜丰收蒜农难增收
大蒜价格下降,损失最大的自然是蒜农。
“大家看到去年大蒜价格暴涨,今年纷纷扩种,掀起了种蒜热潮。”王新东说,大蒜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也增加了,但今年的收购价比去年低了很多,其他成本却增加了,于是,不少种植大蒜的蒜农都亏本了。”
“今年中牟县大蒜获得丰收,产量达31万吨左右。”据中牟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每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同比约增400斤。不仅如此,今年全国大蒜产区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单产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这导致大蒜丰收蒜农却不增收。
游资撤离也影响了蒜价
去年本地大蒜减产,价格被人为炒高,导致收购成本过高。随着今年新蒜丰产上市,供大于求,储存商和蒜农对大蒜销售价格的预期普遍降低。”中牟县冷藏协会会长、中牟县恒大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少臣说,一方面是今年中牟大蒜的种植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丰收必然导致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收购大蒜的蒜商少了,也影响了市场价格。
在不少大蒜经纪人看来,游资撤离也是今年大蒜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
韩寺镇的韩先成既是大蒜经纪人,也是蒜农。他说,“目前很多蒜商手里还囤着不少货,他们资金被占用,没法拿钱再收购今年的新蒜了,蒜价自然受到影响”。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长吴海峰也认为,今年新蒜价格暴跌,不排除游资突然撤离的影响。
建立市场预警制度才能避免“蒜贱伤农”
“蒜贱伤农”的怪圈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蒜你狠”一词出自2010年,“蒜你贱”则出自2011年蒜市崩盘期间。2010年春节过后,大蒜价格最高达到每斤16元左右,10月份达最高价每斤24元左右。此时,暴涨的蒜价早已引起媒体的注意,“蒜你狠”的名头也开始叫响。2011年,“蒜你贱”如约而至。
其实,几乎每隔一年,就会出现蒜价暴涨暴跌的情况,本报也曾多次予以报道,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起市场预警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市场预警制度,才是解决蒜价大起大落的根本。”吴海峰表示,当地政府和有关农业部门,应及时有效地提供大蒜种植面积、销售渠道、市场需求的信息,“引导蒜农理性、客观地了解市场,有可能更好地回避风险,增加收益。”
刘少臣也建议,如果国内几大市场能联合起来推出个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市场信息,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
郑州心理咨询www.zz12355.cn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