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1 15:37 来源:12355点击:次
“记者老师,请你们帮帮我吧,我快要抑郁了。从上初中开始,每到中考、高考,爸爸妈妈就着急上火,动不动就拿我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比,逼’得我没心思学习、没信心考试!”中考前两天,一名初三的男生哭着向本报打电话求助。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初中生,发现他们的父母或轻或重存在同样的问题。
“忙完高考忙中招,中招过后小升初,暑期孩子问题多,开学适应又一拨。”袁林方说。高考的压力往下延续,中招考试在无形中变成一次“小高考”,成绩至上的方向标,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让孩子上一个好的高中,觉得如此就离高等学府更近了一步。
压力还在向低龄学生延伸。幼升小,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挤进”优等小学;幼儿园,提前一年开始找理想的幼儿园;每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越来越被重视的胎教……“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的攀比心态让教育充满了焦虑感。
成年人生存的压力传递给孩子,使成长期的孩子们失去了许多快乐,他们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没有时间去和家人培养亲情、没有时间去和伙伴疯玩培养友情,智商越来越高的一代,情商却越来越低。孤独、自闭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学得好就自信人见人爱、学不好就自卑人见人厌,当衡量孩子的标准越来越单一的时候,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也成为必然。